行走在鄉間的小路上,感受到的可能是寧靜、寬廣和安定。漫步于高樓林立的交通要道,充斥在耳邊的可能是喇叭聲、交談聲和音樂聲。不管是在人員稀疏的地區,還是人口密集的場所,人們內心所祈盼的無非是高效、安全、快捷的出行方式。而利用各種智能裝備和科學技術推動智能交通建設,搭建起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系統已經成為了當今交通產業發展的主流方向。
交通運輸部近日發布了《關于深入推進公路工程技術創新工作的意見(征求意見稿)》。意見稿主要包括總體要求、主要任務、保障措施三部分。在主要任務部分,意見稿提出要推廣智慧公路技術。
其一,推動統一的公路數據標準,形成涵蓋建管養運全過程的數據庫,研究建立統一規范的公路數據平臺。眾所周知,建立統一的公路數據共享平臺,就可以將關于道路、車輛、行人等相關信息納入統一的管理系統中,從而為交通部門采取交通疏導措施、做好受損路段公路路面修復等工作提供參考依據和比照指南。
其二,深化BIM信息化技術、人工智能等技術的自主研發及在公路領域的應用,在特大橋、特長隧道等基礎設施推行精細化設計、施工、養護和運營。在整個交通體系中,除了人們日常較常接觸的公路外,隧道、跨海大橋也必不可少。
利用物聯網傳感器、智能攝像頭等設備,交通主管部門就可以全面了解隧道、特大橋的使用及維護狀況,從而對其進行合理的養護和運營,既發揮這些交通基礎的作用又保障往來車輛的出行安全。
其三,加快推進5G通信、智能感知、高精度定位和邊緣計算等技術在公路工程和路網管理中的應用,依托公路復雜交通環境的測試和試驗,推動車路協同技術發展和智慧公路建設,推動形成自主可控的完整產業鏈。
龐大智慧交通體系的合理管控和運作自然離不開科學技術的支持。尤其是在5G商用正式啟動、邊緣計算加快覆蓋的大環境下,綜合利用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自動駕駛等各類技術構建起可靠、穩定的交通技術支撐系統已經成為大勢所趨,這對于當前和今后包括智慧公路在內的智慧交通產業發展都具有重大意義。
在五彩繽紛的“科技大花園”中,“區塊鏈之花”色彩明艷、姿態動人。政策暖風的勁吹,也讓“區塊鏈之花”茁壯成長,盛放于陽光之下。區塊鏈在交通領域落,也昭示出其具備的實用性技術價值。公路工程信息管理、災害預防、應急救援等環節,區塊鏈所具備的去中心化、數據可溯源不可篡改等優勢,能夠較好地契合實際需求,因而其在智慧交通產業鏈上下游都存在多種應用可能性。
當然,技術聽起來往往是虛無的,難以觸摸的,其要想發揮作用就必須與實體產業相結合。目前,浙江、山西、山東等多個省市已經開始試點建設智慧公路,力求2020年在智慧公路建設方面取得新突破。據悉,今年山東省將試點建設兩條高速公路,一條是濟青中線,另一條是京臺高速泰安至棗莊段。
為使智慧公路能夠發揮出應有的作用、舒緩中心城區的道路通行壓力,多地也開始建設相配套的指揮調度平臺。日前,山西省公路建設智慧監管指揮調度平臺就上線試運行,便于行業主管部門及項目建設單位加強對公路建設項目的實時掌控、跟蹤推進、監督問效。
建設智慧公路的號令,其實早已吹響。未來的幾年,ETC收費、無人車、自動駕駛卡車等應用,都將在不同程度上改寫我國交通體系的原有面貌,并讓我們在乘車出行、自駕旅行時親歷更多新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