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27日,全球第一艘超20000標準箱級超大型集裝箱船“東方香港”號首航掛靠中遠海運廈門遠海碼頭(以下簡稱廈門遠海碼頭),刷新當時世界最大級別集裝箱船首靠廈門港,同步創造了中國首個全自動化碼頭承接全球最大集裝箱船首航作業紀錄,這一歷史性相遇引起了人們對中國首個全自動碼頭——廈門遠海自動碼頭的關注。
時隔兩年多,2019年11月23日,當一艘更新的全球最大的20000TEU超大型集裝箱船舶“中遠海運寶瓶座”輪靠泊廈門遠海碼頭時,由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主辦的“海運新絲路”與共和國共成長——新媒體走進新國企媒體調研團親眼目睹了代表著當今世界先進科技水平的船舶與碼頭的完美對接。
中遠海運寶瓶座輪是由南通中遠海運川崎建造的中國制造的2萬箱級集裝箱船,也是中遠海運投入運營的最后一艘星座系列2萬箱級集裝箱船。這艘船長400米, 型寬58.6米,型深30.7米, 最大載重19.7萬噸的超大型集裝箱船,運營中遠海運集運的精品航線亞歐航線AEU1上,沿途掛靠上海、寧波、廈門、鹽田、新加坡、費力克斯托、澤布呂赫、格但斯、威廉港、鹿特丹、比雷埃夫斯、香港等重要港口,全程24000海里。在此次掛靠廈門前,中遠海運寶瓶座輪已經在這條“一帶一路”的重要航線上安全高效地運行了兩個多航次。150多天的遠洋航行中,該船油耗低、裝箱量大、智能化程度高、適港性強等優勢充分顯現,體現了以“綠色航運、智慧航運”為發展理念的中遠海運強大的船舶建造能力和航線運營水平。
廈門遠海自動化碼頭的智能裝卸控制系統,是以我國港口實際出發,基于堆場與岸線平行布置的情況下,由廈門遠海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上海振華重工、華東電子三家企業共同自主研發完成。自動化碼頭系統實現了對設備高效智能管理,從安全、效率和能耗角度確立最佳路徑,具備全智能、零排放、安全、環保的性能優勢。自動化碼頭比傳統碼頭節省能源25%以上,效率提升20%。它的落成,樹立了全球全自動化碼頭智能裝卸控制系統的升級換代標準,打造了我國港口自動化設備自主品牌,提升了我國集裝箱碼頭和裝備制造業的世界競爭力。自動化碼頭岸線長度447米,自動化區域道路堆場占地總面積約16.66萬平方米(約250畝),于2016年3月投入運營。
如今,廈門遠海自動化碼頭的成功經驗已在中遠海運港口阿布扎比港推廣應用,廈門遠海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前后共輸送4名自動化技術人員前往阿布扎比協助其自動化碼頭建設,為國家“一帶一路”建設添磚加瓦。
如今,廈門遠海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又投入了遠海自動化碼頭二期——海鐵聯運項目的建設,海鐵聯運項目是國家實施交通物流融合發展的第一批重點項目,建成后鐵路可直通碼頭前沿,將成為國內首個直接進入作業區、垂直于碼頭岸線的自動化鐵路專用線,直接經鐵路聯通全國各地,將大幅擴展廈門港口貨源半徑。項目包括鐵路專用線、臨時鐵路集裝箱堆存區以及相關配套設施設備等。遠海自動化鐵路專用線是“中歐”快鐵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前場鐵路物流園區形成良性互動,將帶動大量貨源向廈門港集散,促進廈門港集裝箱吞吐量的增長。
該項目解決了港口集疏運“最后一公里”問題,實現了碼頭自我增長,擁有高效、節能、安全、成本低的優勢,是港航業、物流融合發展的必然趨勢。
廈門遠海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更擬利用二期超過30萬平方米的用地建設綜合物流園區,打造供應鏈智慧平臺,依托中遠海運集團在航運、港口、貿易、物流和金融等相關方面的資源優勢,形成水路、公路、鐵路“三位一體”的立體化綜合服務體系,延伸港口物流產業鏈,向供應鏈一體化融合發展轉變。
廈門遠海碼頭始終注重運用前沿技術提升港口的高質量發展水平,今年7月26日,廈門遠海碼頭與廈門移動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成功實現了全國首個港區5G信號的全覆蓋,開啟了5G賦能智慧港口建設的新篇章。通過信息技術與傳統港航業務的融合滲透,規劃并推進全場集卡調度、智能閘口、冷藏箱數據遠程采集、智能理貨、智能配載、預約平臺、微信物流平臺等項目,實現了碼頭相關領域流程的再改造、業務協同管理。廈門遠海碼頭探索利用5G技術打造新一代港區的5G虛擬園區專網,以5G架起了港區最后一公里的“空中光纖”。同時,借助于5G的高帶寬、低時延特性,成功實現了基于5G網絡的AGV無線通訊控制、5G+智能理貨,司機行為管理等5G應用,解決在生產一線作業中的痛點問題。
“港通世界、共贏未來”,廈門遠海碼頭將以交通強國建設為統領,著力推進海路聯動,強化港口的綜合樞紐作用,不斷提升港口高質量發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