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銷售量占世界新能源汽車總銷售量的比例近63%,排名全球第一。但隨著政策補貼熱潮褪去,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開始一跌再跌。
退補當頭,跌跌不休
根據11日中汽協公布的數據顯示,10月份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9.5萬輛和7.5萬輛,同比下滑35.4%和45.6%,1-10月,新能源汽車產銷98.3萬輛和94.7萬輛,增速分別回落至11.7%和10.2%?!叭绻永m這樣的勢頭,新能源車市在今年或將迎來負增長?!敝袊嚬I協會秘書長徐海東在產銷月度發布會上表示。
而此前,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已將新能源汽車全年銷量目標從160萬輛下調至150萬輛。
“退補”一詞,成了新能源汽車頹勢原因的關鍵詞匯,但在退補背后,更多的因素開始逐漸放大并產生影響。
誓要“彎道超車”自主品牌們,確實在政策“保護”之下跑在了前列。其中,比亞迪連續4年蟬聯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冠軍,北汽新能源也曾在2017年獲得全球純電動汽車銷量冠軍。
“大牌”發力,不再過渡
如今,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第一的位子將“滑出”自主品牌手心。當走出“生產地獄”的特斯拉帶著“廉價”的Model 3殺入市場后,品牌效應帶來的威力立刻顯現。
25.52萬輛,這是特斯拉前三季度的交付量,遠超過了比亞迪、北汽新能源兩家曾經的全球銷冠。在特斯拉銷量攀升的背后,比亞迪和北汽正在和市場一同下行。
今年10月,比亞迪銷售新能源汽車1.26萬輛,同比下滑55%。北汽新能源10月份銷量僅為8601輛,同比大跌69.2%。前10月北汽新能源銷量下滑2.42%至10.7萬輛,而北汽新能源為2019年定下的全年銷量目標是22萬輛。
除了國產特斯拉“鬼子進村”式的劇情上演之外,合資品牌也開始全面發力。
在經歷了合資品牌各種“油改電”遠低于行業標準的過渡產品之后,傳統車企似乎開始覺醒,拿出了真正實力。
本月初大眾就為中國市場帶來了其全新電動家族——ID.系列。并已經開始對佛山工廠進行電氣化改造,明年將在國內形成安亭、佛山兩家工廠生產MEB平臺電動車的格局,產能或將達到60萬輛。
而此前專注在氫能和弱混車型的豐田,也與比亞迪展開合作,欲全面開啟其電動化時代。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秘書長助理許海東表示,這是我國新能源汽車經歷高增長后,開始反思的好機會。在這樣一個緩沖期,自主品牌可以調整自己的戰略布局。
占據了先發優勢的自主品牌,終于感受到了來自各方面的壓力。騙補與濫竽充數的角色退場后,自主與合資的競爭似乎又要回到了傳統燃油車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