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空氣質量的日益下降,新能源汽車成為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各大車企的投入和國家政策的引導,讓電動汽車成為市場的寵兒,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選擇節能環保的電動汽車來作為自己的代步工具。
去年一年,我國的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77.7萬輛,今年的產銷數量預計也將突破百萬大關,盡管新能源汽車保持快速發展的趨勢,但距離國家發布的產業規劃,到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要達到200萬輛還有一定距離。此外,關于電動汽車不夠環保、新車電量需沖到100%循環三次、下雨天不能充電……這樣的謠言也在制約著新能源汽車在市場的推廣和發展。
根據權威機構一項調查,73%的人認為電動車有電磁輻射,有約37%的人認為這種輻射甚至會影響人體健康。點擊網上關于電動汽車的謠言數不勝數,當新能源汽車的政策、補貼、基礎設施建設在不斷地完善之后,有關“電磁輻射”的這類謠言卻成為影響新能源汽車推廣壯大的潛在障礙。
那么,電動汽車真的會有輻射嗎?電動汽車的輻射到底有多大?
電動汽車真的有輻射嗎?
要問電動汽車有沒有輻射?答案是:有!其實我們生活中的電磁輻射無處不在,地球本身就是一個大磁場,電場和磁場的交互變化產生電磁波,電磁波能量在空中傳播的過程叫做電磁波輻射。人體對一定范圍內的電磁波輻射是可以吸收化解的,所以并不是所有的電磁波輻射都對人體有害。
首先來看我們身邊的電子產品,以作為電動汽車的橫向對比參考。根據一權威機構測算,日常生活中,筆記本電腦的電磁輻射大約為10.69μT,手機看視頻時的輻射為18.37μT,顯像管電視機為2μT,液晶電視機為0μT,電吹風后部為9.32μT,接線板插座為2.97μT,電冰箱為0μT,電飯煲為0μT,微波爐面板為19.78μT(正面輻射量爆表)。從測試結果看,每只儀表測算的結果和產品的品牌、測算時間、地點都有一定關系,但數值大致如此。
對于電動汽車來說,對充電樁的電磁輻射測試結果是:充電槍頭與汽車充電插口的電磁輻射為5.52μT,但也在WHO的安全值內,且在20厘米開外便為降為0了。
對我們的影響究竟有多大?
實際上,真正給人體造成傷害的主要是“電離輻射”。電離輻射是波長小于100nm的電磁輻射,它是一種波長短、頻率高、能量高的射線,人體暴露在這種射線下幾分鐘就能斃命,而產生電離輻射的前提是要有巨大的能量釋放,而新能源車所產生的能量遠遠達不到標準。
在日常生活當中,普通人很難有機會接觸到“核輻射”,而至于“醫療輻射”也是在特定流程下面完成操作,影響并不劇烈。
測試表明,電動車的輻射遠沒有一臺筆記本電腦輻射大。況且,新能源汽車生產制造過程中也已經考慮到電池輻射的問題,對于新能源汽車的電池包等都進行了相關的防護措施。
當新能源汽車的政策正在逐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也在不斷推進之后,有關電動汽車“電磁輻射“的這類謠言不應該再成為阻礙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絆腳石!